發布時間:2021-10-09 14:13:00
? ? ? ?前幾年,國家為了刺激消費,平息游客的不滿,要求全國景區門票統一降價。景區若是還想在門票營收上做文章,顯然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只能轉變。隨著消費升級,更多的游客現在對于旅游的體驗追求已經越來越多樣化,并且講究精神層面的欣賞,而不是簡單地到一個地方拍照留念就算“到此一游”了。而這樣的需求也就意味著旅游業者開發二次消費的商機來了,但是如何開發“二消”產品,投資回報率如何,這些或許都是很多業者所困惑的。 一直以來也都是大部分景區的痛點。
在傳統思維中,景區默認把旅游購物等同于二次消費,但是據旅游專業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國內大部分景區二消僅占總收入的10%,在疫情防控延續至今的大環境下,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何吸引游客到來?游客來了,有沒有辦法提升單人次消費或二次消費的轉化率呢?花費巨額營銷費用把游客引流到景區,如果僅僅只是購一張門票觀觀光、賞賞景,二消項目不體驗、也不消費,對景區來說,那就真是一種嚴重浪費,也是一種巨大損失。那么如何打破二次消費”=“旅游購物”模式?
首先認知的打破及轉變至關重要,出游的散客、自駕客群體越來越龐大。散客游已經成為一個趨勢。旅行社的市場份額必將縮小,散客游的時間沒有限制 ,更自由,如何利用這一關鍵點,留客!
其次,出游群體日趨年輕化。90后、80后游客比例越來越大,注重的是“二消”的體驗式感受,他們更愿意為良好的體驗感和服務買單,旅游是一段美好的經歷和回憶,因此需要景區經營者在開發二次消費產品的時候非常注重服務和體驗感,即便是實體商品,也需要給消費者濃重的體驗感,而這種沉浸式的感官需求十分需要技術和文化內涵的支持。
最后,旅游購物中非常重要的板塊包括文創產品,通過結合當地文化和大好河山風光,可以借由藝術家的創作,制作大量代表當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目前還有很多景區所售賣的旅游紀念品千篇一律,毫無研發技術可言,10年間賣出來的紀念品就那幾件,而且還絲毫不能代表當地特色,因此業界必須解決這一痛點。
總之,可以拉動景區二次消費的方式和形式多種多樣,關鍵是業者需要長遠規劃,深度挖掘、才能獲得長期持續的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