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5 15:20:08
? ? ? ? 眾所周知,目前景區的一個很直白的現狀:產品單一,內容體驗不足,游客停留時間短,一日游明顯,門票經濟模式窠臼難以突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對于旅游的需求早已從曾經單一的走馬觀花式的游覽,轉變為追求文化內涵和精神享受的沉浸式旅行。據中國旅游協會公布的分析和統計,我國58%的旅行者在計劃旅行時,表示更愿意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上,旅途中的片刻時光更能讓他們感到快樂和滿足。也有數據顯示,國內城市居民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游是對接游客、本地市民夜間消費需求的理想場景。夜游項目、夜間經濟已成為優化文旅產業結構、挖掘增量消費市場空間的重頭之一,那么引入夜游項目到底能不能改變傳統單一景區的滯后呢?
夜游項目對于景區而言,不可統一而論,不同景區自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有“厚薄”之分,那么文化資源可挖掘程度就不盡相同,或者說景區文化產品被同質化的程度的差異,這些都影響這夜游項目的IP和品牌打造的可能。如何打破?這就需要在潮流瞬息萬變的當下,準確調查分析市場特點,深挖消費者的需求,以故事內容或植入IP形象、通過輕演繹的形式,包裝出一個個情感引爆點,提高游客的粘性形成網紅夜游產品。
再者,需要對景區自然景觀細致的梳理和深度挖掘,利用燈光投影設備為景區內的景觀、建筑畫個妝,再加上應景的音效營造輕松、夢幻、快樂的景區氛圍。利用全息投影、燈光、音響、交互裝置等各種渲染手段,打造出具有趣味性、體驗感的奇幻空間,從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互動性,形成傳播口碑。
還有,注意流量的競爭,開拓“夜游”這片藍海,已經成為在休閑旅游大潮中脫穎而出的快捷手段和時代機遇。拒絕盲目開發,抄襲照搬。既要解決白天文化旅游經濟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又要消除夜間旅游項目機械盲目發展所造成的資金和資源浪費。